一、九三阅兵:铭刻民族记忆的庄重仪式
(一)特殊时刻的国家纪念
据环球网报道,2025年9月3日,北京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这是继2015年后,我国再次在非国庆日举行的重大阅兵活动,主题延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根据官方披露,此次阅兵由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涵盖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等新型作战力量,80%以上装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集中展现国防现代化建设成果。
(二)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阅兵式特意安排抗战老兵代表参阅环节,正是对“一寸山河一寸血”历史的具象化致敬。2015年阅兵中,300余名老兵乘敞篷车接受检阅的场景曾令举国动容,2025年的仪式将延续这一设计,凸显“崇尚英雄、致敬先烈”的民族共识。
二、台当局禁令:割裂历史的错误行径
(一)禁令内容的层层设限
2025年8月14日,台湾地区相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出台“赴陆参加九三活动限制令”。核心条款包括:
1.禁止各级政府官员、退役少将以上军官及情报机关前首长参与大陆官方主导的阅兵及相关纪念活动;
2.对违反规定的退休人员,将依法停发或剥夺退休金、追缴勋奖章;
3.禁止政党、团体或个人在活动中与大陆方面签署协议、发表共同声明或参与宣传,违者将面临高额罚款及法律追责。
(二)历史倒车的真实面目
该禁令本质是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的最新动作。如今台当局却对民间人士设置“软限制”,虽声称“不禁止一般民众赴陆”,但通过模糊的“损害台湾利益”条款,实际形成“寒蝉效应”。据台媒报道,已有多位受邀的退役将领接到“私下提醒”,要求“考虑个人政治风险”。
三、禁令背后的政治算计
202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临近,民进党为稳固基本盘,不断强化“抗中保台”叙事。据岛内民调显示,68%的民众认为“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但民进党通过操控媒体、制造“绿色恐怖”,将正常的历史纪念活动污名化为“统战工具”。此次禁令中针对“签署协议”的条款,实际指向可能的两岸民间交流合作,试图以“安全威胁”为由冻结一切互动空间。
四、两岸态度对比:大义与私利的分野
(一)大陆的开放包容
大陆方面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2025年阅兵筹备期间,通过国台办等渠道,向台湾各界发出逾2000份邀请函,涵盖退役将领、抗战先烈后人、台商代表等群体。官方明确表示,欢迎所有认同民族大义的台湾同胞共襄盛举,相关接待安排将充分尊重历史事实,突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内涵。
(二)台湾社会的反弹声浪
禁令出台后,台湾退役将领协会发表公开声明,指出“禁止军人参与抗战纪念活动,是对先烈英灵的亵渎”。高雄市议员陈丽娜批评道:“当年爷爷作为台籍老兵参加淞沪会战,如今民进党却不让我们纪念历史,简直数典忘祖。”更有台商表示,若因参加阅兵被台当局处罚,将依法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五、禁令的实质危害与国际反响
(一)对台胞权益的侵害
禁令中“剥夺退休给与”等条款,直接针对曾为台湾地区服务的公职人员,违反国际通行的公民权利准则。2019年“禁团令”导致台湾观光业损失超300亿元新台币的教训尚在眼前,此次禁令若严格执行,将对两岸民间交流造成新一轮冲击,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历史认知将被人为割裂。
(二)国际社会的负面评价
美国智库CSIS发表报告指出,台当局此举“削弱了两岸共享的反法西斯历史叙事,可能破坏区域稳定”。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称,在全球纪念反法西斯胜利的大背景下,台湾逆势而行,“不仅损害自身国际形象,更暴露其政治短视”。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否认共同历史的行为,终将被正义的历史车轮碾碎”。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当大陆以庄重仪式缅怀先烈、凝聚民族精神时,台当局却用禁令编织“文化台独”的牢笼。这种数典忘祖的行径,不仅伤害两岸同胞的共同情感,更将台湾推向历史的对立面。抗战胜利80周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正义的记忆不容篡改,民族的大义不容亵渎——任何试图割裂历史的行为,终将被钉在耻辱柱上,接受人民与历史的共同审判。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