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辉
□熊辉 陈玺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简称《决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极为关键的战略机遇期与风险调控期,要求全党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主动作为,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把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向前进。积淀于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历史主动精神,涵盖掌握科学理论、汲取历史经验以及善于实践创新三个维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探索、在实践中追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内在品格,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引擎、历史营养与行动自觉。
承载驱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引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个“望远镜”与“显微镜”,把握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前景、道路以及动力,使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逐渐化被动为主动,实现历史性变革。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传承中国共产党人崇尚真理、循理谋变、守正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命题的认识;是从辩证唯物主义中汲取科学思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一是以“两个结合”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符合国情,又要顺应民心,这些问题都亟待科学理论的指导。回顾历史,放眼四海,只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予以解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两个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内涵丰富,涵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学懂“人民江山论”等反映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重大论断,学通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理论,悟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人类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
二是从辩证唯物主义中学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思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辩证唯物主义阐释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为中国共产党察势驭势、谋远致远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从辩证唯物主义中学习战略思维,辩证看待现代化建设中的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学会谋长远之势,观大局之变,务当下之策,立长久之基;要学习系统思维,统筹协调整体把握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要学习底线思维,提升风险意识,做到“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蕴含镜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营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岁月映照未行之路。追问历史,从经验和教训中我们可以“观史知今”。
回顾党的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多次从危中寻机,永葆生命力与创造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从经验与挫折中汲取智慧养分。反思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品格,来源于马克思主义蕴含的辩证智慧与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治史传统,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汲取历史智慧、直面实践困境,承继过往、开创未来的奋斗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凝结了历代中国共产党人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景的经验教训,是哺育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运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行之有效的经验,做到“知古鉴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如何防微杜渐、化危为机有了清晰认识。新时代以来,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营造持续稳定的局面,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至关重要的理政课题。为此,要充分重视以改革进程中各种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关于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经验教训,来镜鉴当下。
包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行动自觉
历史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上下求索、坚韧图强的实践作为,是中华民族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写照。在历史中,历代中国共产党人顺势而为、改变命运的行动自觉,凝结成中国共产党人引以为傲、一以贯之的历史主动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勇立潮头、把握前沿,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保证。
中国式现代化成长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掌握自身命运的伟大实践,成就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推进改革事业的历史创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行动自觉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推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摸着石头过河”彰显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势、破旧立新的实践品格,引领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矢志不渝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增强全党、全国人民“摸着石头过河”的行动自觉。一方面,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改革开放初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自发组织“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成为党中央推动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参考。历史证明,只有依靠人民的智慧,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才能不断将中国式现代化推上新的历史高度。另一方面,要善于试点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因此,需要保持历史耐心,用好试点先行方法,做到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总之,积淀于党奋斗历程的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通过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干出来”。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学懂科学理论,汲取历史养分,增强行动自觉,使中国式现代化在闪烁真理之光、饱含人民憧憬、焕发时代生机中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磅礴动力。
(作者分别系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领导能力现代化的百年历程和经验研究”(21&ZD04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头像绘制 蔡红)

转载请注明来自长沙市金融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以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08/21网易发布)》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