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半夏
夜色下的校园操场,本应是年轻人挥汗如雨、释放压力的地方。
但就在一场普通的夏日训练中,一个足球、一句道歉没到位,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上海交大,震惊了无数网友。
打人的家长、倒地的学生、冲突的视频、炸锅的评论区——一切都比剧情还狗血。谁能想到,十年寒窗苦读,最后换来的是一顿拳脚?
这场关于“尊重”“安全”“底线”的争议,远没结束。
学生为何挨打?
那天晚上,交大南区体育场气温还高得让人犯困。男生本来是来参加高强度夏训项目“200×15”,目标很纯粹——提升成绩,冲刺人生。
可他刚冲到弯道,背后一记闷响,一个足球从天而降,砸在了他后脑勺。眼镜耳机全飞了,视线模糊,耳朵嗡嗡作响,脑袋发懵。
正常人遇到这种事,心里都要炸锅。男生当时气得直喊,想知道是谁踢的球。脾气再好,这时候也忍不住爆几句粗口。可现场没人主动承认,踢球的小孩还想溜。
天黑操场上人不多,男生追到球场,发现踢球的是两个校外的小男孩。
家长姗姗来迟,看见事闹大了,先是让孩子小声道歉。可男生根本没听见,耳朵还在嗡嗡响。
家长见状立马变脸,质问男生“孩子都道歉了你还想怎样”,嘴里夹杂着脏话和羞辱。
男生本来就难受,被骂得心口发紧,气血上涌,直接倒地。可家长没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拳打脚踢,肘击头后脊柱,甚至在男生倒地无法动弹时还继续踢。
旁边的同学看不下去,冲上来劝架,拦着家长不让再打。
可两位家长,尤其是黑衣女,不仅不收手,还威胁“谁都别想走”“我记住你们了”,连路过围观的同学都被骂上了。
男生倒地后,已经有了短暂昏迷,救护车来了才算脱身。
倒地男生还原全过程,细节令人愤怒
男生在校内论坛发了长文,几乎字字带血。他说:“那一球砸得我眼前一黑,耳朵还在鸣,眼镜、耳机都毁了。
我没听到对方道歉,反倒被家长用脏话羞辱。心口疼得厉害,倒地后根本说不出话来。可那位黑衣女,根本没停手,踢我脑袋、肘击脊柱……我根本没力气还手,意识都模糊了。”
“我队友冲上来帮我,她们还骂‘你们交大的学生就这素质’,还威胁‘一个都别想走’。
我人都倒下了,那黑衣女还边躺地上边踹我。队友们拦着,还是拦不住。”
“这事闹到最后,救护车来了我才得救。到医院检查,没大碍,但恶心、重影、头晕一直没好。最气的是,我在自己学校,居然被校外家长当街打骂,连句真正的道歉都没有。”
这些细节,光看文字都让人火冒三丈。
倒地的大学生,弱小无助,家长却像失控野兽,不仅动手还倒地撒泼,嘴里不断嘶吼,四肢乱舞,完全不顾及孩子在场,也不在乎围观同学的劝阻。
人家学生在自己学校,结果被当成“出气筒”,这口气谁都咽不下。
校方紧急通报,警方介入调查
事件曝光之后,学校第一时间成立了工作专班,配合警方调查。
通报里措辞很严厉——“坚决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坚决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强化文明行为管理和引导。”
校方还特别提到,要严格限制校外人员进校,完善体育场预约和分区管理。
可网友们并不买账。
评论区里,质疑声一片:“学校门禁呢?保安呢?外人怎么进来的?”有网友直接点名:“上次外卖员进教学楼打人,校方也被追责赔钱,这回又来?”
学校方面目前回应很谨慎,称“公安机关已介入,有最新进展会第一时间公布。”但这还远远不能平息师生和网友的愤怒。
法律怎么看?打人家长会怎么判?
这事儿放谁身上都不能忍。打人,尤其是对方已经倒地还持续踢打,法律怎么说?
《治安管理处罚法》写得清清楚楚:殴打他人,五到十天拘留,罚款200-500元。
如果伤情达到轻伤,直接按《刑法》故意伤害罪,三年起步。
更别说监护人要为未成年子女的行为负责。孩子踢球伤人,家长不仅不道歉还打人,民事赔偿少不了——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样样都得赔。
关键证据是什么?一是监控,二是诊断书,三是现场视频和目击者证言。
尤其是倒地还被踢,这属于加重情节,处罚会更重。
律师建议:受害人要第一时间收集证据,保留被打后的衣物、监控、视频,做伤情鉴定,不要轻易接受调解,坚决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否则关键证据一旦灭失,后续追责难上加难。
而学校方面,如果体育场管理不到位、校外人员随意进出,也有责任。
按规定,体育场馆应实行预约制,非训练时段封闭管理,校门24小时值守。只要有疏漏,学校也难脱干系。
打人家长发声,警告网友别带节奏,评论区吵翻天
风波发酵到社交平台,疑似打人家长跳出来发声,内容更是油盐不进:
“我是当事人,目前事情已经报警,警察正在处理,完整视频请学校公布。现在的视频都是处理过的,二十几个交大男生围着我和两个孩子,他们分工明确,有人吵架,有人拍视频传网,我们全程没动手。评论前请搞清楚事实,否则我会追究法律责任。”
“我是当事人,目前事情已经报警,警察正在处理,完整视频请学校公布。现在的视频都是处理过的,二十几个交大男生围着我和两个孩子,他们分工明确,有人吵架,有人拍视频传网,我们全程没动手。评论前请搞清楚事实,否则我会追究法律责任。”
这番话一出,网友炸锅了。有人怒斥家长狡辩、颠倒黑白:“二十多个大学生围着你们?视频里明明是你在打人!”“你真当网友没眼睛没脑子?”“当场受害人都还在医院,你倒先来维权?”
也有人提醒:“真相还没查清,别带节奏。”
但更多人不买账:“有本事把完整视频放出来,谁在撒谎一目了然。”
还有质疑身份的:“你不是说是交大毕业生?学校查了根本没这个人。”有人干脆调侃:“你倒是把录取通知书和毕业证晒出来啊。”
家长坚称自己被围攻、被带节奏,网友则怒斥家长撒谎、殴打无辜学生。围绕“到底谁动手”“视频是否被剪辑”“家长到底是什么身份”,吵得不可开交。
结语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操场冲突,而是一场关乎底线、规则、尊重的社会考题。
谁能保证,今天被打的不是你、不是你的孩子?校园本应是最安全的地方,却因为管理疏漏和个别人胡作非为,变成了“后花园”?
你怎么看这场冲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表达你的观点,也许你的声音,就是改变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