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陈洁 实习生张星雨
编 辑丨王峰
花费1.5万元,过几天吃住在北大校园,沉浸式体验名校生活的日子,你愿意吗?
暑期已到,暑期研学又红火起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家暑期研学机构,发现国内研学市场进入了特色竞争的时代:从沙漠观星到贵州下溶洞,从“长安出使团”到敦煌重走丝绸之路,从打造金箔到桑蚕探源……各类国内游学产品层出不穷。
除了各类特色团,还有一类研学产品每年都颇受欢迎,这就是名校研学。
“我有‘考不上也要去参观’的想法,就当是给自己一个激励。”今年初三毕业的余思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对于暑期名校研学很感兴趣,今年暑期报了一个收费6000元的名校研学项目。
各类名校研学,尤其是围绕清北的名校研学项目,成为暑期研学的主推产品之一。记者采访了解到,其中一个“吃住学都在北大新燕园校区”的项目,收费接近1.5万元,而其他包括清北“一日游”的项目,整体收费也在5000元以上。
由于各种团队、个人想去清华北大参观的需求很高,如果想自己预约,难度不小。一家大型教育公司北大研学项目负责人丁老师表示,“暑假的北大清华参观是很难自己预约上的,像散客的话一般都会选择跟团。”
“家长肯掏钱”
“在北大、清华、人大中三选一,感受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启名校之门。”一家从重庆去北京5天的研学活动如是宣传。
这个项目安排了一天去清北人大的名校探访,也是该项目最重要的卖点之一。负责该项目的某重庆研学机构张老师表示,在这一天中会有专家面对面讲解和学长学姐的亲身讲授,“激发学生的大学梦想”,收费为6890元。
“我最多愿意花两万给孩子去名校研学。”一位孩子家长张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觉得研学可以感受名校氛围,也可以学习一些知识,因此希望让孩子去参加清华北大研学项目。
一个曾经参加过清北研学的高三毕业生韩丽表示,如果研学有足够的学术接触和专业的分享,她觉得可以接受昂贵的价格。
在需求的驱动下,也确实有更昂贵的研学项目诞生。比如,一家大型教育机构有专门针对北大的研学项目。
“我们的项目吃住学都在北大新燕园校区,沉浸式体验北大生活,”该项目负责人丁老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涉及人文、经管、理工、商业4大专题,请北大教授、副教授,还有生涯规划师、文创设计专家、科研院所研究员、优秀创业者等现场授课,会有6节讲座。”
据了解,该项目收费14980元,明显高出一般的项目。该机构还有一个类似的去深圳、香港参观名校的项目,会参观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收费为12680元。
“抢清北门票如抢火车票”
也有更便宜的清北研学项目。以一家旅行社推出的北京六日“独立营”为例,该项目也有清华大学一日游,整体收费5980元。据该项目工作人员介绍,当日的安排是“邀请在清华大学上学的学长,带同学在校内探索,并开展一个户外课堂,讲解学校里的建筑、故事,以及自己在学校的收获和学习的经历”。
那么,还有没有更便宜的办法?也是有的。7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上更新一条信息提示:清华北大陆续启动暑期校园参观。
根据这条提示,目前,清华大学除周一为校园休整日外,周二到周日均开放校园。7月7日,北京大学将启动2025年暑期校园开放。双校均采取“抽签+即时”预约的参观机制。校园参观不向任何机构和个人收取费用。
7月2日上午,记者尝试通过手机预约北大校园参观,在实名验证后,发现目前可以预约的4天即时预约名额已满,需要等待下午5点开放抽签预约名额与申请。
(记者尝试预约北京大学暑期即时预约名额)
清华大学的情况也是如此。记者在7月3日早上9点左右尝试预约,也发现可以即时预约的名额已满,需要等待下午开放的抽签预约。
(记者尝试预约清华大学暑期即时预约名额)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搜索后发现,网站上有不少预约清北门票的“小窍门”,包括设定抢票时间、提前进入并等待开始预约、选择非热门时间段、尝试多个预约渠道并多次预约等,这些提示犹如抢过年的火车票一样,也从侧面体现了预约清北门票的不容易。
韩丽表示,很多学生都有去北大清华研学的想法。“如果能自己预约上清华北大的研学,当然更愿意参加免费的正规研学。我认为清华北大应该增加面向中学生的专门开放日,而不是让大家挤同一个预约系统。”
不过,和清北相比,其他名校的入园预约容易得多,有些名校甚至可以注册后直接刷身份证入园。
研学成为暑期旅游“高配”?
目前来看,我国研学市场进入“多点开花”的时代,不过很多项目的安排仍然偏向于“打卡游”,特色足够,但专业性不足。记者浏览了多个研学项目,很多项目中安排的清华北大日程更像是揽客招牌。
“我们的北大研学六日游项目,价格近6000元,其中参观北大就一天的时间,学霸面对面分享学习经验,参观校园。”一个旅游平台段老师表示。
对于“一日游”,有项目相关人士认为清华北大主要是感受氛围。也有学生认为,这可以给自己树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希望以后能考上这样的名校。
从收费来看,研学更像是旅游市场的高配。记者查询某平台上北京研学项目,“6日营”收费普遍在5000—7000元之间,而查询“北京6日游”,则普遍收费在3000—4000元之间。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宋凌燕表示,暑期旅行和暑期研学不同,暑期旅行强调“放松+陪伴”,而暑期研学更注重“体验+成长”。两者在产品设计上有不同的侧重。
不过,研学市场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化,相关名校研学项目也应该从“打卡”进一步向专业化发展。“我希望名校研学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能像真正的大学生一样听课、做实验、在食堂吃饭。”韩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