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三亚市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崖城历史文化名镇规划》)和关于《三亚市保平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崖城镇是天涯文化发祥地之一,是最具规模的琼南民居活态传承地之一,也是海南省第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批复强调,加强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要按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镇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三个层次的保护框架,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根据《崖城历史文化名镇规划》,全域将形成“一环、一心、两带、一轴、七片区”的总体保护格局,“一环”是五指山余脉和南山岭构成的三面环山式背景景观;“一心”为历史镇区和水南村构成的全域历史文化保护展示核心;“一轴”为崖州古城—南山—五指山的传统山水景观轴,作为古镇营建的重要景观廊道,形成五指山—学宫—尊经阁—宁远河—南山的景观序列;“两带”为宁远河文化景观保护带和崖州湾海滨景观保护带,保护宁远河、崖州湾沿线的传统村落、文物古迹、文化景观、风景名胜区等历史资源;“七片区”为七大文化集中保护区,包括史前文化保护区、黎族文化保护区、梅山红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展示核心区、南山文化景观保护区、南繁文化保护区、大疍港海洋文化保护区。保平村是明清海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文化底蕴深厚。批复强调,加强保平历史文化名村保护,遵循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原则,按照村域和古村两个保护层次,保护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他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展现历史文化风貌。两个保护规划范围为崖城历史文化名镇(崖州区)、保平村行政管辖范围,规划重点范围为崖城历史镇区、保平古村。批复要求,各类建设活动不得对历史镇区、古村内保护要素及其周边环境造成破坏,保护区域内建筑高度、体量、色彩和风格必须严格遵守保护规划提出的管控要求。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挖掘和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和综合防灾体系,优化人居环境,推动文旅融合,在依法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记者黄媛艳 孙慧 实习生吴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