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265期:第08版
首版
新澳2025精准免费大全,警惕虚假宣传,程序执行执行_生活智能版gzn.84
新澳2025精准免费大全,警惕虚假宣传,程序执行执行_生活智能版gzn.84:花间一壶茶
□何永康知我闲暇喜爱涂鸦毛笔字,有朋友送来一刀小尺幅的宣纸。这宣纸不同于一般的宣纸,是手工制作的“花草宣”。我从未见过,便迫不及待地打开,淡淡的芳香扑面而来,细细端详那纸,居然有星星点点、五颜六色的花瓣和或墨绿或鹅黄的叶子。好别致可人的文房雅物,让我想起女诗人薛涛制作的花笺来。但她那花笺的花是人在纸上淡淡地描画出的,而花草宣则是在制造宣纸的过程中,直接把真实的花草混入纸浆舀制而成的,呈现的是天然的花草本色与本香。造这种纸所用的花,多是其状如菊的红花,而叶则是没有焙制的新鲜茶叶,这就更为新奇更为珍贵了。有花有叶的宣纸是不太适合画画的,写字倒很是合适,线条与花色叶脉呼应,墨香与花香茶香混合,这样写书法,传递出的当然就是名副其实的“书香”了。薄薄的一张纸,把花与茶紧密地糅合在一起了。虽然,茶与花的联系多种多样,但都没有这种方式让人动心动容。很小的时候,我对茶毫无认知,后来知道了有一种茶叫花茶,在当时花茶之名实际是为茉莉花茶所专属。花茶的制作是把鲜花和茶拼配在一起,让鲜花吐放的香气直接被茶叶吸收,茶味花香便有机融于一体,算得上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如今花茶种类多了,茉莉花茶之外还有菊花茶、玫瑰花茶、金银花茶。在一个茶博会上,我还看到过牡丹花茶。把茶叶之美和鲜花之香完美结合在一起的还有茶道与插花艺术。明朝文学家袁宏道写过一部书叫《瓶史》,专门探讨插花艺术。他说,烹茶时一定要插花,插花时一定要品茗,认为“茗赏(花)者上也,谈赏者次也,酒赏者下也”。所以后来的茶艺表演场所,都有摇曳生姿的插花作陪,同样,在表演插花艺术的花台,也免不了有一杯袅袅飘香的清茶为伴。花与茶都是天地灵物,人类在二者之间充当了媒介,让它们成为世间之绝配。古人最早把生活中的雅事归纳为“琴棋书画”,但诗人不高兴了,故加上诗;酒仙不干了,又加上酒;茶痴又有意见了,咋就把茶列入“油盐柴米酱醋茶”开门七件俗事呢?喝茶也是雅事一桩嘛,于是又加上了茶,成为七件雅事。茶就有了雅饮和俗饮、牛饮和啜饮之分了。但茶痴还不满足,还要把形影不离的“花”拉进朋友圈,于是就成了今天的八件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茶花”。这当然是戏说。茶与花不分家,其实是与禅相关,譬如拈花一笑,譬如禅茶一味。作为人类共同的朋友,茶与花总是以自己的献身来让人类达到“静、雅、美、真、和”的境地,让人既身心和谐,又有礼有节。礼是礼数,节是节制,故茶不宜太浓,花不宜太多,这和用物质上的“少”换取精神上的“多”的禅义颇有相通之处。由茶与花的关系,我想到了“琴瑟和鸣”。一般来说,男子爱茶,女子爱花,男子如茶,女子如花。走到一起,就成全了一桩美满姻缘,或者是上演一段旷世恋情。茶与花的关系,也让我想到了“物以类聚”。清远超拔是茶的精髓,纯美优雅是花的特质,都有高古之气、君子之风。茶与花的关系还让我想到了“才情横溢”。茶主才,代指智商;花主情,代指情商。有智无情,才高八斗也是枉然;多情少智,情深似海也难遂愿。只有两两相并,合力形成气象,方能色香长远。品茶赏花,是很有仪式感、很有浪漫色彩的人类活动。必要的仪式可以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价值认可,并表达出内心的虔诚与敬重,同时,让自己的思想言行更有诗性与理性,更有底蕴与情怀。当然,形式大于内容,像花拳绣腿一样华而不实,这样的仪式往往会适得其反。一场茶事或花事,满足嗅觉与味觉、安妥身体与心神就行了,不必附会更多玄虚的“意义”。至于浪漫,也是可以适度为之的,但浪漫与现实永远是一对矛盾,太浪漫了,茶会失去本来滋味;而太现实了,花容也会黯然失色。李白诗云:花间一壶酒。这是浪漫与现实完满结合的典型,是古人上佳的生活状态。但今人喝酒往往因误事而受限,那就不妨花间一壶茶吧。“一杯小世界,山川花木情”。花有花语,对花可谈天地;茶有茶言,品茗可论人生。花茶一相遇,若金风玉露,似一胎孪生。茶懂花的心思,花明茶的心迹,便有了日日花绽笑脸,夜夜茶送温情……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社会新闻"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