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346期:第01版
首版
毛主席晚年最信任4个人,能越过审批调动部队,有权知晓一切机密 - (07/04小红书发布)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提到毛主席的晚年,不禁让人心生惋惜与沉痛的感慨。那时,他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亲人朋友一个个离开了。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年,尤其是新春佳节时,竟然连一个上门拜访的人都没有。毛主席感到无比孤单和无奈,最终只能让身边的工作人员点燃鞭炮,仿佛借此来庆祝这寂寞的节日。
在这孤寂的晚年,毛主席身边只有四个人能够让他完全信任。他们分别是谁呢?又是因为什么特别的原因,能够赢得毛主席如此的信任呢?
第一个人便是张玉凤。张玉凤是毛主席晚年时期的贴身秘书,也是唯一陪伴毛主席度过生命最后时光的人。她出身于东北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家境的贫寒使她早早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年纪轻轻就学会了砍柴、挑水、打杂,养成了吃苦耐劳、细心谨慎的好习惯。1958年,张玉凤被分配到铁路部门工作,担任一名列车服务员。她为人踏实肯干,工作认真负责,逐渐得到了列车长的赏识。
仅仅三个月后,列车长便向她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毛主席的专列正在挑选服务员,组织决定推荐她去为毛主席服务。张玉凤听后,既惊讶又欣喜,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重要的任务。虽然在毛主席专列工作期间,张玉凤很少能与毛主席见面,但她从未因为毛主席的不在场而放松警惕,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和细致入微的态度。
有一次,毛主席偶然出来透气,碰到了正在工作的张玉凤。两人相谈甚欢,毛主席感到特别亲切。从此,毛主席对这个一丝不苟、言行谨慎的年轻女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多次在与汪东兴的谈话中称赞她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毛主席的青睐使张玉凤于1967年从一名普通列车服务员晋升为毛主席的专职服务员。
1970年,毛主席身边的秘书去世,组织再次将张玉凤安排到了毛主席身边,担任起了秘书的职务。她的升职之快,甚至可以说是超越了常规的提拔。从一个普通的列车服务员到毛主席身边的机要秘书,这无疑是对她工作能力和忠诚度的高度认可。为了回报毛主席的厚爱,张玉凤竭尽全力照顾毛主席的日常生活,哪怕自己家里有两个女儿需要照顾。
毛主席深知张玉凤的付出,感动不已。在那段时间,毛主席身体的状况日渐衰弱,情绪时常波动,时不时的情绪失控,甚至偷偷抹眼泪。张玉凤也时常受到毛主席的训斥,但毛主席每次事后都会像小孩子一样主动向她道歉,求她的原谅。随着日复一日的相处,两人之间的关系愈加深厚,逐渐从上下级的关系转变为像父女般亲密的情感。
在晚年,由于白内障的困扰,毛主席视力渐渐衰退,很多重要的文件都需要张玉凤为他读出来。毛主席对张玉凤没有任何防备,把许多机密的指示交给她传达给其他同志。在这个过程中,张玉凤一直以一种极为谨慎、忠诚的态度执行毛主席的意图,尽管她的职务并不显赫,但她承担的责任却极为重大。毛主席的信任也因此逐渐加深,她不仅完成了毛主席交付的任务,还在每一次决定中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执行力,这也是毛主席对她如此亲近信任的根本原因。
第二位受毛主席信任的人是汪东兴。他从17岁便投身革命,在红军时期一直负责保卫工作,几次救毛主席于危难之间。特别是在1947年,党中央被胡宗南逼迫离开延安,汪东兴毫不犹豫地守护在毛主席的身边,寸步不离。毛主席在屋内休息,汪东兴就在外面通宵守夜,眼睛熬得通红,却从不言怨。汪东兴的坚守使他赢得了毛主席的高度赞扬。
1955年,毛主席授予汪东兴少将军衔,这是对他多年为毛主席保驾护航的巨大肯定。除此之外,汪东兴还长期负责毛主席的专属卫队——8341部队。这支部队是中国党内最神秘的队伍之一,专门负责保护毛主席的生命安全,汪东兴的职责相当于古代的禁卫军统领。如果有紧急情况,汪东兴甚至可以在没有毛主席直接指令的情况下,调动8341部队。尽管汪东兴的职位并不显赫,但他所拥有的权力,却是无法忽视的。
在毛主席出行时,汪东兴会亲自负责所有安全事务,从不交给别人,每个细节都经过周密考虑和多次核查。正是因为汪东兴的细致保护,国民党针对毛主席的几次暗杀企图都未能得逞。毛主席逝世后,汪东兴继续肩负重任,保驾护航新领导人华国锋,并在那一特殊时期成功打击了“四人帮”,确保了中央的权力顺利交接。
此外,汪东兴与张玉凤一样,也负责毛主席晚年的传达工作。由于毛主席身体的虚弱,许多事情只能通过汪东兴来口头传递。这一职责的重任,毛主席的信任自然可见一斑。他相信汪东兴不会有任何私心,且能忠实执行每一项指令。
毛主席晚年最信任的第三位人物是叶剑英元帅。毛主席对叶帅的评价非常高,称他“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一生唯谨慎。”相比于汪东兴和张玉凤,毛主席对叶帅的信任显然更为深重。张玉凤是秘书,汪东兴是保镖,他们的职务都无法与叶剑英的重担相提并论。毛主席将国家交给叶帅的信任,显然更为深远。
叶剑英被毛主席比作吕端和诸葛亮,这两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托孤大臣。吕端是宋太宗赵光义的托孤大臣,在赵光义临终前,把太子托付给了他,而吕端凭借机智和谨慎,使宋朝顺利过渡,确保了朝廷的稳定。诸葛亮则是刘备的托孤大臣,他在刘备临终时,发誓忠诚守护蜀汉,即便在艰难的时刻,依然秉持着自己的忠诚与责任,完成了无数艰难任务。
毛主席对叶剑英的信任,正是希望他能在毛主席身后实现最高权力的平稳过渡。而叶剑英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曾三次在危难时刻救毛主席于死地。尤其是在1935年,毛主席几次面临敌人的围剿和暗杀时,叶剑英不畏艰险,带领警卫队保护毛主席。
毛主席晚年最信任的第四位人物是华国锋。华国锋是毛主席亲自提拔的年轻干部,在毛主席的家乡湘潭工作时,毛主席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由于华国锋忠诚老实,工作踏实能干,毛主席决定逐步提拔他,最终使他从地方官员进入了最高领导层。在毛主席的推荐下,华国锋成为了接班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社会新闻"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